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又是一年初夏时。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赣州市科技学校组织部分教师和学生三十二人,前往兴国县开展以“学党史,守初心”为主题的学党史红色文化游学活动。
5月16日上午,披着赤热的阳光,怀着比阳光更热烈的心,我们来到了兴国长岗乡“长岗乡调查纪念馆”参观学习。纪念馆座落在一片丛林密布的小山岗上。与参观过许多纪念馆、陈列馆的辉宏气势相比,这个纪念馆显得非常简朴,甚至有些简陋,犹如一座普通的农家小院,这或许更能体现伟人的一贯作风与风格。
在四合院回廊式的展厅里,认真倾听讲解员娓娓道来苏区往事,仿佛把我们拉回到激情燃烧的烽火岁月:主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式”那穿越时空的教诲,声声入耳;苏区干部“自带干粮去办公,夜打灯笼访贫农”的身影,历历在目。那一行行文字数字中,仿佛看到苏区军民坚实脚印从苦难中铸就辉煌,走向胜利;那一幅幅照片里,定格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行”“成”的精神力量;那一盏盏斑驳的马灯,我们又仿佛看到呈燎源之势的星星之火……
后面小山岗,绿树成荫。穿过林荫小道,是毛主席《长岗乡调查》外全文的碑墙。小山岗的另一边是毛主席故居、列宁小学、合作社等遣址。从林掩映下的历史遗迹,一草一木都在诉说风雨如磐的峥嵘岁月,一砖一瓦都沉淀着苏区精神的真谛。通过这个纪念馆和遗址的参观使我们从一个侧面更深刻地理解了赣南这片红色热土凝聚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更深刻理解了这片土地作为共和国伟预演、毛泽东思想发源地、苏区精神发源地的历史定位。
除了进一步加深前面对苏区精神的体会与理解外,感动大家的是苏区人民。一个个世世代代地耕作山地的普通百姓,在共产党的领导教育下,焕发不同寻常的革命热情和斗争精神。当时二十多万人口的兴国县,家家有红军,户户是烈属。当时苏区流传这一句话:“母送儿,妻送郎,最后一子送战场。一口饭,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件破棉袄,盖在担架上”,不计其数的赣南英烈血洒疆场。
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从红色文化中感受了前进的力量,在历史硝烟里体味真理的内涵。学校正处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阶段,更需要从党史学习中吸取前进的力量,于危机中创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传承红色血脉,赓续红色基因,凝聚砥砥奋进的磅簿力量。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必须义无反顾,风雨兼程;
既然把目标定在地平线,就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身影。
既然走踏人间正道,又何惧任何漫道雄关!